“心随手动”——在剪纸中美化心灵
悠悠岁月,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沉淀,总有一些传承,不因时光而消逝,民俗文化、传统工艺,犹如久酿的美酒,日益醇厚。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我校诚挚邀请了平凉市民间剪纸艺术研究会来我校开展活动。此次“心随手动”剪纸艺术进校园活动由平凉市文旅局牵头,市文化馆承办,市文化馆万亚林书记带队,平凉市民间剪纸艺术研究会会长、崆峒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何霞老师主讲。


活动当天,平凉各县区参加剪纸的60多名会员走进校园,在录播教室给我校剪纸社团的学生手把手教授了各种折剪剪纸的技法,讲解详细,指导有方。同学们仔细聆听学理论,认真剪裁练技能。不足一个小时,学生们已收获满满,很难相信一笺素纸也能在孩子们手中变得灵动有趣。看那淡雅的兰花,随意而又精炼的线条曲折有度,几朵绽放的花儿互相辉映,小巧的蝴蝶轻轻立于花尖,抛繁从简,带给人无限的遐想;瞧那夏日清荷,重重叠叠的荷叶中间,娇艳的荷花摇曳生姿,花瓣纹理的勾勒,枝干小刺的刻画,惟妙惟肖,细节剪裁之处尤为精致。悬空的手腕,飞舞的剪刀,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入其中,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孩子们眼里心中千变万化的缤纷世界,着实令人赞叹。







一张彩纸,一把剪刀,传承的不只是剪纸的艺术之美,更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信仰,一个时代的气质,一种精益求精、在坚守中不断创新的文化精髓。剪纸艺术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理应在校园中绚烂开花,薪火相传。





此次剪纸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让他们体会到了剪纸文化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也与我校的剪纸社团相契合,助推了我校的素质教育;更深入贯彻落实了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大力发展面向百姓大众,彰显民族特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月19日下午,陕师大平凉实验中学植物挂牌活动在博学楼前举行,本次活动以“识植物之美,探生命之源”为主题,活动由 “达尔文生物社”和 “万物生生物社”组织开展,副校长李晓亚、德育处主任朱海及社团指导老师和社团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李校长在活动开始前作动员讲话,他为同学们介绍了学校所处的原平凉师范和平凉农校的发展历史,以及校园的自然环境和植物的多样性特点。他号召同学们身体力行,勇于实践,积极投身到劳动实践当中来,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本学期以来,在学校的倡议和部署下,生物社团对校园内所有的古树名木和花卉草本进行了静心细致的登记造册、调查分类,并按规定要求完成了“身份证”制作和挂牌。现有统计在册的校园植物有90余种,其中树龄50年以上的树种有30余颗,主要包括的雪松、白皮松、红松等针叶树种,国槐、刺槐、紫穗槐、梧桐等阔叶树种,更有许多稀有树种,如鹅掌楸、泡桐,银杏,水杉等。其中最古老的树种水杉,有“活化石”之称,是世界上珍稀的孑遗植物。





草色青青柳色黄,实验中学桃李香。活动最后,同学们参观了学校重点打造的生物实验基地,全员参与除草护苗,使科学认知和实践操作有效结合,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对生命产生了敬畏和探索,使他们更加热爱生命、呵护绿植。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植物挂牌不仅对我校各类植物进行了摸底建档和科学保护,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此次活动,不仅帮助学生理解现有生物教学中的过程性知识,丰富了学生对生命世界的认识,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学生也从中体验到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乐趣。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劳动实践活动已成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








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学生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我们年少轻狂,体会不了劳动的辛苦?谁说象牙塔里的我们只知面包,不识稻禾?作为一名平实学子,虽身在校园,亦可体验劳动之美,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践行。尊重劳动,热爱生活,丰腴人生!
曹春燕
李 晶